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22.05.104

中性粒细胞来源的肝素结合蛋白引发血管渗漏并在严重烧伤早期与髓过氧化物酶协同作用(附视频)

引用
血管渗漏引起的烧伤休克是严重烧伤患者病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血管渗漏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孙炳伟教授团队在《Burns & Trauma》发文《Neutrophil-derived heparin binding protein triggers vascular leakage and synergizes with myeloperoxidase at the early stage of severe burns (with video)》。该研究团队分离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性粒细胞来源的颗粒蛋白和糖萼损伤产物,采用小鼠激光共聚焦活体成像评估血管渗漏和中性粒细胞运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黏附相关分子表达,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糖萼的损伤。采用蛋白质组学、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进一步研究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来源的次氯酸盐与人血管内皮细胞CD44的关系。该研究团队观察到,在严重烧伤后,迅速增加的活化中性粒细胞分泌肝素结合蛋白(HBP)和髓过氧化物酶(MPO),HBP升高与MPO协同引发血管渗漏,导致全身水肿和烧伤休克;MPO的催化产物次氯酸盐能触发CD44胞外结构域从血管内皮细胞脱落,从而损伤糖萼;糖萼的损伤导致中性粒细胞的粘连,增加血管渗漏。该研究认为这2种生物分子的靶向干预可能会引入新的减少大量液体流失和随后的烧伤休克的策略。

38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461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1009-2587

50-1120/R

38

2022,38(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