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3.004

不同剂量多巴胺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脏器功能的影响

引用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多巴胺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脏器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8~12周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伤组、单纯复苏组、小剂量组及中剂量组,每组8只.4组大鼠行心导管放置术后,将假伤组大鼠背部置于37℃温水中18s模拟致伤,其余3组大鼠背部置于97℃热水中18s造成30%体表总面积(TBSA)Ⅲ度烫伤.假伤组大鼠伤后不行其他处理,其余3组大鼠均按Parkland公式通过微量注射泵经预置的颈静脉导管补液24 h.第1个24 h给予4.0 mL· kg-1·%TBSA-1生理盐水注射液,其中第1个8h给予总量的1/2,第2、3个8h共给予总量的1/2.单纯复苏组大鼠仅持续输注生理盐水,小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大鼠在输注的生理盐水中分别加入1.25、6.00 μg· kg-1·min-剂量的多巴胺.分别于伤后1、3、6、12、24 h,4组大鼠均经心导管采集静脉血 0.5 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含量,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采用酶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乳酸、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 结果 (1)伤后1、3、6、12、24 h,单纯复苏组、小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大鼠血清cTnI含量[(2.69±0.19)、(3.04±0.19)、(4.96 +0.25)、(6.88±0.28)、(4.75±0.31) μg/L,(2.70 +0.14)、(3.08±0.13)、(5.06±0.19)、(7.11±0.21)、(4.89±0.16) μg/L,(2.18±0.14)、(2.54±0.09)、(3.97±0.14)、(5.46±0.34)、(3.32±0.33) μg/L]均明显高于假伤组[(1.70±0.08)、(1.70±0.08)、(1.69±0.11)、(1.69±0.08)、(1.70±0.08) μg/L,P<0.05],小剂量组大鼠血清cTnI含量与单纯复苏组相近(P>0.05),中剂量组大鼠血清cTnI含量明显低于单纯复苏组及小剂量组(P<0.05).(2)伤后1~24 h,单纯复苏组、小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大鼠血清DAO含量均明显高于假伤组(P<0.05),单纯复苏组大鼠血清DAO含量与中剂量组相近(P>0.05),小剂量组大鼠血清DAO含量明显低于单纯复苏组及中剂量组(P<0.05).(3)伤后1 ~24 h,单纯复苏组、小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大鼠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假伤组(P<0.05),单纯复苏组大鼠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与中剂量组相近(P>0.05),小剂量组大鼠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单纯复苏组及中剂量组(P<0.05).(4)伤后1~24 h,单纯复苏组、小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汁酸含量相近(P>0.05)且均明显高于假伤组(P<0.05).(5)伤后1 ~24 h,单纯复苏组、小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乳酸含量均明显高于假伤组(P<0.05),单纯复苏组大鼠血清乳酸含量与中剂量组相近(P>0.05),小剂量组大鼠血清乳酸含量明显低于单纯复苏组及中剂量组(P<0.05).(6)伤后1~24 h,单纯复苏组、小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丙二醛、MPO含量均明显高于假伤组(P<0.05),单纯复苏组大鼠血清丙二醛、MPO含量与中剂量组相近(P>0.05),小剂量组大鼠血清丙二醛、MPO含量明显低于单纯复苏组及中剂量组(P<0.05). 结论 在有效液体复苏下,中剂量多巴胺能改善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脏功能;而小剂量多巴胺则能缓解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减轻脏器的氧自由基损伤,改善肠道、肾脏功能.

烧伤、多巴胺、内脏、液体复苏

35

2019-04-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79-18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烧伤杂志

1009-2587

50-1120/R

35

2019,35(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