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6.04.011
P物质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P物质(SP)对不同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Fb)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及手术剩余正常皮肤标本取自笔者单位12例烧伤患者,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Fb并传至6~8代.根据DMEM培养液中培养物质的不同分为SP组(含1×10-6mol/LSP)、SP+SP受体拮抗剂(spantide)组(含1×10-6mol/L SP、3×10-5mol/L spantide)、空白对照组(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采用噻唑蓝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SP、spantide对瘢痕疙瘩Fb(KSF)、增生性瘢痕Fb(HSF)及正常真皮Fb(NDF)增殖活性[吸光度(A)值]及凋亡率的影响;另取1×10-6mol/L SP分别培养Fb 24~120 h,以及SP组划分出1×10-9~1×10-5mol/L的浓度梯度,检测SP对上述3组不同样本中Fb作用的时间、剂量效应.结果 空白对照组各样本Fb的A值及凋亡率无明显差异.SP组KSF、HSF、NDF的A值分别为0.656±0.071、0.525±0.064、0.404±0.063,凋亡率分别为(1.5±0.3)%、(4.0±0.5)%、(5.5±0.7)%,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对Fb作用的强弱为KSF>HSF>NDF.SP+spantide组部分抑制SP对KSF的作用而完全抑制其对HSF、NDF的作用.SP作用的时间、剂量效应检测结果显示,SP对KSF的作用较HSF、NDF更加灵敏、持久.结论 SP对不同病理性瘢痕Fb增殖、凋亡的影响符合病理性瘢痕的临床特征,提示SP在其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P物质、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病理性瘢痕
22
R6(外科学)
2006-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7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