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6.01.010
皮肤圆锥体结构损伤致增生性瘢痕的病理学观察
目的探讨皮肤圆锥体结构受损与增生性瘢痕(HS)形成的关系,寻找HS形成的原因及适合HS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将2只雌性杜洛克猪(FRDP)背部去毛后,取正常皮肤1块,行皮肤圆锥体结构观察;然后用气动取皮机造成皮肤缺损深度为0.38、0.76、1.14、1.52 mm的创面,每个创面面积7.0 cm×7.0 cm,每只猪的背部共8个创面.根据上述创面深度将其分为4组,每组4个创面.将0.38、0.76 mm组视为浅创面组;1.14、1.52 mm组视为深创面组.伤后不处理,让创面自然愈合.分别在伤后即刻(0)、10、30、60、90、150 d,切取创面组织标本行HE和弹性纤维(VVG)染色.行正常FRDP皮肤组织及受损圆锥体结构观察;大体观察不同深度FRDP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情况;用组织学方法观察HS的形态;VVG染色测定瘢痕组织的厚度并计分.结果正常FRDP背部皮肤存在圆锥体结构,与人类的皮肤圆锥体结构相似.浅创面组伤后3周内愈合,愈合的创面较为平整,无瘢痕组织形成;深创面组伤后4周以上愈合,愈合的创面较厚,无毛发,挛缩,质地坚硬,局部色素变浅或加深.浅创面组皮肤圆锥体结构的上半部分受损,但脂肪穹隆及腺体完好;深创面组皮肤圆锥体结构的下半部分受损,伤及脂肪穹隆及腺体.伤后150 d浅创面组的组织学结构与正常皮肤相似;深创面组圆锥体结构消失,并被大量堆积、没有特定方向、排列紊乱的胶原纤维束充盈.深创面组瘢痕组织厚度评分可见时间越长瘢痕越厚,伤后150 d瘢痕增生达高峰.结论皮肤圆锥体结构受损可导致HS的形成,FRDP可作为HS研究的动物模型.
模型、动物、病理学、增生性瘢痕、圆锥体结构
22
R6(外科学)
广东省深圳市科技计划236
2006-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