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115354-20221028-00756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电生理特点及其辅助诊断价值分析

引用
目的:总结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的电生理特点并探讨电生理检查在其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0例经皮肤活检和基因检测确诊的NIID患者(15例有症状,5例无症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周围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针极肌电图、F波、重复电刺激、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震颤分析等电生理检查结果,并对15例有症状NIID患者(有症状NIID组)与1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健康者(对照组)的周围神经传导和SSR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15例有症状NIID患者均存在电生理检查结果异常:14例存在周围神经传导异常,其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减慢14例,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降低4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12例,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降低3例,总体表现出对称的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而波幅相对保留;4例针极肌电图显示为神经源性损害;13例F波潜伏期有不同程度延长;12例出现SSR异常;4例表现出4.0~7.5 Hz的同步性震颤。(2)5例无症状NIID患者中3例存在周围神经传导异常,其中MCV减慢3例,SCV减慢2例,sNAP波幅降低1例;3例出现SSR异常。(3)有症状NIID组与对照组间上下肢神经MCV及SCV、部分cMAP波幅及sNAP波幅,以及SSR潜伏期、波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在NIID患者中较常见,其中以髓鞘损害和自主神经受损尤为突出,且部分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即已经出现电生理异常,故建议将周围神经传导及SSR检查作为NIID的辅助诊断手段。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周围神经传导、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22

江苏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XZSYSKF2020010;徐州市卫生健康委2020年度青年医学科技创新项目XWKYHT20200001;2020年度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技发展基金XYFZ2020008;Open Project of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Jiangsu ProvinceXZSYSKF2020010;Xuzhou Health Commission 2020 Youth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jectXWKYHT20200001;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und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in 2020XYFZ2020008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74-38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1671-8925

11-5354/R

22

2023,22(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