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9.07.002
基于心肺耦合技术的慢性失眠患者客观睡眠评价及其与 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应用心肺耦合(CPC)技术评价慢性失眠患者客观睡眠状况,评估其认知功能受损特征,探讨慢性失眠患者客观睡眠与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睡眠障碍门诊连续收治的慢性失眠患者43例为慢性失眠组,并招募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之相匹配的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在家中按照平时的作息习惯作息并完成CPC检测.同时应用蒙利特尔认知量表(MoCA)、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VLT)、连线测试(TMT)-A和B、Stroop色词测试评估2组受试者的总体及单项认知功能,分析慢性失眠患者客观睡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失眠组患者高频耦合睡眠比例(稳定睡眠)减少,低频耦合睡眠比例(不稳定睡眠)增加,极低频耦合睡眠比例(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觉醒)增加,高频耦合睡眠潜伏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相比,慢性失眠组MoCA总评分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视空间与执行功能、 注意力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失眠组AVLT即刻及延迟回忆得分减少,TMT-B用时增加,1 min内连线达到的数字数减少,Stroop-B用时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慢性失眠组患者CPC睡眠结构与认知功能量表评分存在相关性.结论 慢性失眠患者稳定睡眠减少,不稳定睡眠、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觉醒增加;认知受损领域为视空间和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力;睡眠结构紊乱加重慢性失眠患者记忆力及执行功能受损.
慢性失眠、心肺耦合技术、客观睡眠评价、认知功能
18
天津市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17ZXMFSY00180;天津市滨海新区卫生计生委科技项目2018BWKY019 Major Project of Tian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7ZXMFSY00180;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of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in Tianjin Binhai New Area2018BWKY019
2019-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56-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