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6.02.010

发作性运动源性运动障碍的脑电图特征及PRRT2基因突变对其的影响

引用
目的 探讨发作性运动源性运动障碍(PKD)患者的脑电图(EEG)特征以及富脯氨酸跨膜蛋白2(PRRT2)基因突变对其的影响. 方法 收集自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0例PKD患者,根据其是否伴有其他神经系统发作性症状进行分型”单纯PKD 27例、PKD伴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ICCA)2例、PKD伴热性惊厥4例、PKD伴不能分类的癫痫27例”,并进行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分析患者的EEG特征.取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PRRT2基因编码区外显子点突变筛查,并根据筛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有突变和无突变2组,比较有无突变组患者间EEG特征的差异. 结果 31例(51.7%)PKD患者的发作间期EEG异常,其中单纯PKD 12例(44.4%),PKD伴ICCA 1例(50%),PKD伴热性惊厥0例(0%),PKD伴不能分类的癫痫18例(33.3%).EEG异常有3种表现形式:弥漫性慢波、局灶性慢波和局灶性癫痫样放电,分别为9例(29.0%)、11例(35.5%)和11例(35.5%).单纯PKD与PKD伴不能分类的癫痫患者相比,弥漫性慢波”4例(14.8%) vs.5例(18.5%)”、局灶性慢波”4例(14.8%) vs.7例(25.9%)”和局灶性癫痫样放电”4例(14.8%)vs.7例(25.9%)”的出现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P=0.311,P=0.311).39例患者进行了PRRT2基因突变筛查,其中21例(53.8%)发现有基因突变.有突变组和无突变组发作间期EEG异常率”12例(57.1%) vs.8例(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单纯PKD患者和PKD伴癫痫患者均可出现发作间期EEG异常.PRRT2基因突变对PKD患者EEG是否正常无明显影响.

发作性运动源性运动障碍、脑电图、富脯氨酸跨膜蛋白2、癫痫

15

R741.04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广东省教育厅2012年省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专项基金2012KJCX009 广州市科信局科技计划项目2014J4100062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pecial Fund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12KJCX009;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reau of Guangzhou2014J4100062

2016-04-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59-16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1671-8925

11-5354/R

15

2016,15(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