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4.05.005

85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经验

引用
目的 探讨多种新诊疗技术或方法对开放性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为规范其临床救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并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自1993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5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点、救治方法及预后,总结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经验. 结果 852例患者中男528例,女324例;年龄3~82岁,平均3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为0.5~62 h,平均3.5 h;住院时间为2 h~72 d,平均11.8 d;致伤原因为锐器伤252例,车祸伤151例,高处坠落伤80例,重物砸伤195例,爆炸伤82例,枪弹伤92例;入院时GCS评分13~15分186例,8~12分367例,8分以下299例;救治后死亡56例,治愈或好转796例;获得随访728例,GOS评分5分者346例,4分者202例,3分者138例,2分者28例,1分者14例.本组患者中采用神经导航取出颅内异物126例,采用真空负压引流+转移皮瓣移植治疗头皮缺失32例,其患者出院时平均GOS评分分别优于未采用神经导航辅助患者、采用常规清创+转移皮瓣移植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开放性颅脑损伤具有易诊、伤重、难治的特点,其救治应在严格遵循“早期清创、变开放伤为闭合伤”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神经导航、真空负压引流等各种手术技术,实施个性化治疗,才能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显著提高救治水平.

开放性颅脑损伤、神经导航、真空负压引流、并发症

13

R651.15(外科学各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军重大项目十二五;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2014-06-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51-45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1671-8925

11-5354/R

13

2014,13(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