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3.09.027
神经源性心脏损害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
脑卒中是人类严重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他如颅脑创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也常导致严重致残和死亡.这些原发于颅内的急性脑损伤常并发心脏损害和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心脏损害,指无心脏疾病患者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短期内(数小时至2周)出现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功能衰竭.其一方面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另一方面还加剧原发性脑损伤,甚至成为增加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死亡率的主要因素”1”.
心脏损害、并发症、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
12
R741.02(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13-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97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