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3.07.016

DT-MRI动态观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脑白质结构完整性的改变

引用
目的 研究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脑白质可能存在的微细结构异常,并探讨其在药物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 方法 选择自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连续就诊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病例组)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32例,于药物治疗前及治疗第6个月、治疗第12个月后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MRI)检查,分别于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最厚的部位设置感兴趣区,测取部分各向异性值(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值). 结果 (1)治疗前,病例组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FA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个月后,胼胝体膝部、体部FA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个月后,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FA值较治疗前及治疗第6个月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治疗前后各时间点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AD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病例组病程与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FA值均呈明显负相关(r=-0.850,P=0.000;r=-0.856,P=0.000;r=-0.430,P=0.014);治疗第6个月后,病例组月均头痛次数与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FA值均呈明显负相关(r=-0.824,P=0.000; r=-0.792,P=0.000;r=-0.425,P=0.015);治疗第12个月后,病例组月均头痛次数与胼胝体膝部、体部FA值均呈明显负相关(r=-0.452,P=0.009;r=-0.440,P=0.012). 结论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存在胼胝体神经纤维微细结构完整性的损害,经有效治疗后此种损害是可逆的.DT-MRI可动态观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胼胝体神经纤维微细结构完整性的改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偏头痛、药物治疗、脑白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12

R747.2(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广东省科技计划;广州医学院博士、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

2013-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14-718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1671-8925

11-5354/R

12

2013,12(7)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