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8.03.007
单中心急性缺血性卒中行机械取栓的疗效分析(附58例报告)
目的 分析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急诊机械取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对所有患者建立稳定的血管通路,采用取栓支架结合手动抽吸的方式行急诊机械取栓治疗.术中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评估血管再通情况,术后24 h行头颅CT复查,支架置入患者术后3d内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评估支架内有无再狭窄或闭塞.出院前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评分.术后90 d对存活患者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行门诊或电话随访.结果 58例患者自入院至穿刺开始平均时间为(98.2±21.6) min,穿刺至血管开通平均时间为(45.4±21.3)min.共86.2%(50/58)的患者术中实现成功再通(TICI 2b、3级),13.8% (8/58)未能有效再通.术后24h头颅CT复查显示,并发大面积半球脑梗死4例,颅内出血7例,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12例患者(12枚支架)术中支架释放,术后3d内行CTA检查显示,有2例支架内发生闭塞,其余通畅无再狭窄.出院前5例患者死亡,其余53例NIHSS评分平均为(5.9±4.7)分,较术前显著降低[(13.7±5.3)分,P<0.05].存活的53例患者术后90 d均获随访,mRS平均为(2.8±2.0)分,其中0~2分40例,预后良好率为68.9% (40/58).结论 通过建立稳定的血管通路,采用取栓支架结合手动抽吸的方式行急诊机械取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手段.
卒中、急症、治疗结果、机械取栓
34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7年度创新行动计划医学引导科技支撑项目17411967100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ion Plan of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201717411967100
2018-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4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