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113694-20220530-00437
中枢神经系统曲霉菌病37例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中枢神经系统(CNS)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00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37例CNS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并根据颅内病灶与鼻窦病灶的相关性分为鼻-脑曲霉菌病(RA,21例)和脑曲霉菌病(CA,16例)2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仅16.2%(6/37)的CNS曲霉菌病患者存在明确免疫抑制背景,但35.1%(13/37)的患者合并糖尿病。CNS曲霉菌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头痛(73.0%,27/37)、脑神经受累(59.5%,22/37)、发热(37.8%,14/37)等。脑脊液特点为:压力升高(53.8%,14/26)、白细胞计数增加(46.7%,14/30)、葡萄糖水平降低(30.0%,9/30)、蛋白水平升高(70.0%,21/30),病原学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有7/10的患者结果为阳性。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常见受累部位为鼻窦-眶尖-眶后-海绵窦(43.2%,16/37)及脑叶(27.0%,10/37)。治疗方案包括单纯抗真菌药物治疗(64.9%,24/37)、药物+手术联合治疗(27.0%,10/37)及单纯手术治疗(8.1%,3/37)。与CA组相比,RA组男性比例较少[47.6%(10/21)比14/16,χ2=6.34,
P=0.012]、年龄较大[(54.2±19.4)岁比(38.4±18.4)岁,
t=2.50,
P=0.017],易出现头痛[85.7%(18/21)比9/16,χ2=4.00,
P=0.046]和脑神经受累症状[81.0%(17/21)比5/16,χ2=9.31,
P=0.006]。本组中患者早期误诊率为73.0%(27/37)。共29例患者先后接受伏立康唑药物治疗(85.3%,29/34),治疗疗程为3.0(0.5,10.4)个月;与补救治疗相比,初始治疗病死率较低(4/17比9/12,χ2=7.54,
P=0.006)。随访至2021年12月,共1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5.9%(17/37)。
结论:CNS曲霉菌病可无明确免疫抑制背景,部分患者合并糖尿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误诊率高,脑脊液可无炎性改变,病原学二代测序阳性率较高,尽早、长程应用伏立康唑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曲霉菌、治疗、伏立康唑
56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5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