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6-7876.2009.04.004
多灶性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病灶分布与血管形态异常及近期预后分析
目的 观察多灶性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病灶分布和血管形态异常的特点,评估患者出院时的近期预后及其与病灶分布和血管形态的关系.方法 对34例经过MR/所证实的多灶性后循环缺血患者行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DSA,全面分析病灶分布及血管形态异常的特点;同时对患者出院时的近期预后用改良Rankin分级(MRS)评分表进行评估,分析病灶分布及血管形态异常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多灶性后循环缺血患者最常被累及的部位是脑桥(22例),最常被累及的区段是中段+远段(12例);34例患者中有26例(76.5%)DSA显示出血管形态异常,最常被累及的动脉是椎动脉起始段(14例)和颅内段(13例)及基底动脉(7例);出院时7例患者(20.6%)存在预后不良,其中6例(17.6%)为重度残疾,1例(2.9%)死亡.近中远段同时受累和基底动脉受累的患者表现出预后不良.结论 血管形态异常是多灶性后循环缺血的重要病理基础和致病因素,病灶区段的分布和数目及血管受累部位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
脑梗死、脑血管障碍、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预后
42
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09-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2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