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77/cma.j.issn.1674-0793.2021.03.005
Ⅱ期结直肠癌中微卫星状态与差分化细胞群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Ⅱ期结直肠癌中微卫星状态(MS)与差分化细胞群(PDC)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根治性手术的311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分析MS、PDC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两者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不同的MS和PDC状态对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影响。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311例中微卫星稳定(MSS)252例,微卫星不稳定(MSI)59例;按PDC二分类法,PDC阳性(PDC+)171例,PDC阴性(PDC-)140例;按PDC三分级法,G1 210例,G2 57例,G3 44例。MS与PDC无明确相关性。MSS和MSI患者的中位DFS,总体比较和PDC-亚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0.589),但在PDC+亚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PDC+和PDC-患者的中位DFS,总体比较和MSS亚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而在MSI亚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5);G1、G2和G3患者的中位DFS,无论是总体比较还是MSS亚组、MSI亚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46、0.371、0.498)。基于PDC和MS的联合分组中PDC+MSI组、PDC-MSI组、PDC+MSS组和PDC-MSS组的中位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PDC+MSS组的DFS明显小于其他三组。多因素分析显示,PDC+MSS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HR=2.670,95% CI:1.537~4.637,P<0.001)。结论:Ⅱ期CRC中MS与PDC无明确相关性,但二者共同影响患者的预后。MSS和MSI患者的生存差异主要见于PDC+的患者,而在PDC-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PDC+和PDC-患者的生存差异主要见于MSS的患者,而在MSI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对于MSS且PDC+的患者,应予以积极的辅助治疗。对于Ⅱ期CRC来说,PDC的二分类法比三分级法更有临床价值,建议将PDC+纳入复发危险因素。
微卫星状态、差分化细胞群、结直肠肿瘤、无病生存期
15
浙江省医药卫生计划项目2021KY354;嘉兴市科技局项目2019AD32254,2018AY32002
2022-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8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