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77/cma.j.issn.1674-0793.2021.03.001
肝移植术后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单中心报道
目的:探讨本中心公民器官捐献时代肝移植术后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PNF)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47例实施成年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参数和随访结果。结果:研究期间术后29例(4.48%)发生PNF,表现为肝脏合成功能和代谢功能障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迅速升高和伴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肾脏替代治疗、手术总时长和供体风险指数(DRI)是PNF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DRI预测PNF的最佳临界值为2.24(AUC=0.756,P=0.002)。结论:PNF是肝移植术后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再次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肾脏替代治疗、手术总时长和DRI是肝移植术后发生PNF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DRI>2.24可能是预测PNF的有效指标,可以作为供肝弃用及使用常温机械灌注技术的重要参考。
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肝移植、临床特点、危险因素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70564;中大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重点培育项目19ykzd13
2022-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6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