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877/cma.j.issn.1674-0793.2016.05.001

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16版)

引用
一、前言<br>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脏器功能衰竭最为有效的手段。研究表明,供器官获取、保存及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1]。自20世纪中期起,各研究中心不断研发、改进器官保护液,Collins液、UW液(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olution,UW)、HTK(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tarate solution)液等相继问世,促进了基于器官保护液的静态冷保存(static cold storage,SCS)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器官保存进一步摆脱了时间及地域限制,器官保护技术进入崭新的纪元,极大推动了器官移植事业的进步[2]。SCS技术仍是现在器官保护最常用的技术,为全球多数器官移植中心所广泛使用。目前,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移植已成为我国器官移植供器官的主要来源。然而捐献器官本身以及较长时间的热缺血、冷缺血时间,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IRI)更为严重,显著影响移植预后。因此如何改善供器官质量尤为重要[3]。近来,新兴的机械灌注(machine perfusion,MP)技术再次应用于器官保存与修复,但MP受压力、灌流速度、氧合情况等参数综合影响,其广泛应用还需大量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4]。

中国、器官移植、器官保护液、缺血再灌注损伤、技术进入、供器官、reperfusion injury、器官保存、多中心临床、脏器功能衰竭、cold storage、应用、研究中心、试验验证、缺血时间、器官捐献、器官获取、捐献器官、地域限制、参数综合

10

R65;R6

国家863青年科学家项目2015AA0209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704025,81470891

2016-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15-32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1674-0793

11-9148/R

10

2016,10(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