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77/cma.j.issn.1674-0793.2015.06.014
快通道胃肠手术后咽部并发症处理方法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一种有效防治快通道胃肠道手术后咽部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以更好满足临床和患者的要求.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的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拟在全麻下行开腹胃肠道手术者280例,随机分为4组,各70例,A组(对照组),气管导管用医用石蜡油润滑;B组,气管导管用丁卡因胶浆润滑;C组,气管导管用丁卡因胶浆润滑+插管后静注地塞米松10 mg;D组,C组基础上加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记录并比较各组麻醉拔管后10 min、30 min、1 h、6 h、12 h、24 h时的术后咽喉痛(POST)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观察在PACU期间1 h内的吸痰例数.结果 拔管后10 min观察点同期比较,B、C、D组POST发生率低于A组(P<0.05);30 min观察点同期比较,B、C、D组POST发生率低于A组(P<0.05),D组分别低于B、C组(P<0.05);1 h观察点同期比较,B、C、D组POST发生率低于A组(P<0.05),D组分别低于B、C组(P<0.05);6 h观察点同期比较,D组POST发生率低于A组(P<0.05);12 h、24 h观察点组间POST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ACU观察期间的吸痰人数,C、D组发生率低于A、B组(P<0.05);A、B组之间,C、D组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气管导管润滑复合静脉用药的多模式处理可有效防止POST,复合静注激素可有效减少拔管后气道分泌物.
胃肠疾病、手术后并发症、咽喉疼痛、快通道、多模式处理
9
R61;R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S2012010010965
2015-1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7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