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7-631X.2012.03.017
肝脏脂肪变性的CT定量评估
目的 探讨CT扫描替代肝脏活检病理检查评价脂肪变性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6-2009年实施的215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脏活检病理标本和螺旋CT扫描资料进行再评价.对肝脏CT值、肝/脾CT值比值、肝/降主动脉CT值比值及肝/下腔静脉CT值比值与病理学脂肪变性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15例供肝活检组织标本中52例存在程度不同的脂肪变性,占全部病例的24.2%,脂肪变性程度介于2.78%~ 56.8%,平均为17.00%±13.75%.病理学确认存在脂肪变性肝脏的平均CT值、肝/脾CT值比值、肝/降主动脉CT值比值、肝/下腔静脉CT值比值分别为(41.3±7.5) HU、0.89±0.16、1.02 ±0.16、1.04±0.15,显著低于无脂肪变性者.肝脏脂肪变性程度与肝脏CT值、肝/脾CT值比值、肝/降主动脉CT值比值、肝/下腔静脉CT值比值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1(P <0.01)、-0.817 (P< 0.05)、-0.951(P <0.001)、-0.948(P <0.001).结论 肝脏的CT值、肝/脾CT值比值、肝/降主动脉CT值比值、肝/下腔静脉CT值比值均可以定量反应肝脏脂肪变性的严重程度,其中以肝/降主动脉CT值比值最为准确.
脂肪肝、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27
R6(外科学)
2012-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