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7-631X.2011.05.012
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移植肝类型的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后早期肝功能的变化规律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2年1月至2009年5月154例活体肝移植供体的资料进行前瞻性的收集和登记,依据移植肝类型分为右叶肝供体组141例(R组)和左叶肝供体组13例(L组),对其术后肝功能指标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组实际切取的供肝重量大于L组(t=11.418,P<0.05),R组残余肝重量小于L组(t=-5.040,P<0.05)、残余肝重量/标准肝重量(%)小于L组(t=-10.841,P<0.05).除R组TB峰值出现在术后第3天外,L组的TB和两组中的ALT、AST、INR的峰值均出现在术后第1天,此后这些指标均向正常参考值方向下降.术后第1、3、7天R组的TB高于L组(分别t1=5.285,t3=3.747,t7=2.729,均P<0.05).术后第1、3、7天R组的INR高于L组(分别t1=5.260,t3=5.035,t7=2.267,均P<0.05).本组活体肝移植无供体死亡,供体总的并发症发生为53/154(34.42%),R组52/141(36.88%),L组1/13(7.6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92,P>0.05).结论 右叶肝供体组(大体积供肝组)与左叶肝供体组相比,供体术后早期肝功能损害更大;供体总体安全性较好,但仍面临着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肝移植、活体供者、手术后并发症、肝功能
26
R512.6(传染病)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82X10002-026
2011-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9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