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j.issn:1007-631X.2003.08.008
小儿便秘结肠动力学机制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便秘患儿的结肠动力学变化特点和规律. 方法 25例便秘儿童接受结肠传输时间测定和直肠肛管向量测压检查,根据结肠传输时间将便秘儿童分为传输时间正常型便秘组和传输时间延长型便秘组, 探讨直肠肛管向量测压对于不同类型便秘的意义. 结果便秘组的全胃肠传输时间(TGITT)、左半结肠传输时间(LCTT)和直肠乙状结肠传输时间(RSTT)较对照组显著延长[(92±56)h比(29±8)h,P<0.01;(17±13)h比(7±4)h,P<0.01;(62±29)h 比(13±6)h, P<0.01].肛管最大收缩压显著升高[(236±44)mmHg 比(190±38)mmHg , P<0.05],对称指数显著降低[(0.71±0.06 )比(0.84±0.08), P<0.05].传输时间正常型便秘组和传输时间延长型便秘组的肛管最大压力、向量容积和对称指数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结论便秘儿童的TGITT、LCTT和RSTT比正常儿童显著延长,肛管最大收缩压升高,对称指数降低.便秘儿童的结肠传输功能和(或)直肠肛管动力存在不同程度异常.
便秘、结肠、动力学
18
R65(外科学各论)
2003-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7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