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5541/cjd.20200906

人真皮网状层成纤维细胞在瘢痕疙瘩皮损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

引用
目的:探讨人真皮乳头层成纤维细胞(Fp)、网状层成纤维细胞(Fr)和肌成纤维细胞(MFB)在瘢痕疙瘩皮损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方法:2019年5-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15例瘢痕疙瘩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20~50岁,取皮损组织,以15例年龄匹配的女性乳房整形术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采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CD90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分布。从3例正常皮肤和3例瘢痕疙瘩组织中分离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采用10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处理两组细胞0~48 h,观察细胞表型的变化,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FAP、CD90和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正常皮肤组织中,FAP +/CD90 -细胞主要分布在真皮浅层,FAP -/CD90 +细胞集中在真皮深层,CD90 +细胞几乎不表达α-SMA;瘢痕疙瘩组织深层可见大量FAP +和CD90 +细胞,大量CD90 +细胞同时表达α-SMA。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几乎不表达α-SMA,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TGF-β1处理24 h时,正常成纤维细胞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α-SMA +细胞荧光强度(21.058 ± 0.709、27.112 ± 0.097)均高于未处理组(11.312 ± 0.636、21.306 ± 0.464), t值为22.430、13.370, P < 0.05。RT-PCR和Western印迹显示,TGF-β1处理48 h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FAP、CD90、α-SMA mRNA相对表达水平(92.610 ± 3.667、1.366 ± 0.105、3.240 ± 0.141)与蛋白表达水平(0.652 ± 0.073、1.046 ± 0.119、0.946 ± 0.117)均高于处理前(均 P < 0.05)。 结论:瘢痕疙瘩组织真皮深层的CD90 +(Fr)细胞异常增生,提示针对真皮深层异常增殖活跃的FAP -/CD90 +(Fr)细胞群进行定向干预可能提高瘢痕疙瘩治疗疗效。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乳头层成纤维细胞、网状层成纤维细胞、CD90、α平滑肌肌动蛋白

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2919;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972919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04-509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皮肤科杂志

0412-4030

32-1138/R

54

2021,54(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