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工夫论视域下的感应之道——以《系辞》"屈伸相感"一节的解读为中心
虽然各理学家对工夫的论说不尽相同,但都可以纳入"内外交相养"的框架当中.这一理学工夫论的群体共法,经过朱子的整理、吸收和发扬,已形成一脉传统.《系辞》中"憧憧往来"至"德之盛也"一段,从自然感应之道说向为学交养之功,理学家据此将"内外交相养"的工夫论原理追溯至感应之道.在天道层面,感应发生于既有所分别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当中,其根据在于感应之理,而感应之理又可以使一感一应循环不断、生生不息.在人道层面,感应可以分为不同层次,既有高层次的"感而遂通",也有低层次的"憧憧往来",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为基础且首先不具有价值判断的感应之道,继而落实到工夫论层面,为学的过程就是借助于遍在的感应之道开启"内外交相养",以达至"感而遂通"的圣人境界.其中"交相养"和"互相发"含义不同,学者当于两边同时用力,将感通之效交付自然.
《系辞》、感应之道、理学工夫论、内外交相养
B244.6
2023-06-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