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正义》文本建构考论
《周易正义》文本的最终形态是遵照《周易正义序》、经由众家之手逐渐建构而成.《正义》先为长编、后作删补的编次痕迹在语义断裂、缀文窜乱及重复疏释的行文结构中有迹可循.在《序》文中,孔颖达拟定了该书的纂修旨要,"考案其事,必以仲尼为宗;义理可诠,先以辅嗣为本"是其核心."八论"又以"十翼"之传和传《易》之人重塑了孔子《易》教的原理框架与传承谱系,为《正义》奠定了理论依据.然而,"宗孔"所恃之孔传在解经原理上各不相同,无法对经、传、注皆形成有效统摄.王弼《易》注困于"宗孔"为先的经教理念与疏文拆解的形式桎梏,只得沦为格式化的串讲.《正义》又在未明王注原理的情况下曲解其文,遂致疏文释义不明.后人对《周易正义》"空言诠句"的观感,并非由王弼注文引起,而是源自《正义》本身困于"宗孔""尊王"的纂修宗旨,终未完成统一异义的刊定之责.
《周易正义》、纂修、旨要、宗孔、尊王
B24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ZDA244
2023-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