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3882.2014.01.009
论《隐秀》的“象外之隐”与易学
《隐秀》作为刘勰探讨文学创作的重要篇章,此前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中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隐秀》“补文”存在真伪之议;第二,在《隐秀》“残文”中,“隐秀”的概念、内涵和审美效应并不难判定,学界对此实际也无大分歧;第三,学界一般都承认刘勰的“隐秀”论必然以《周易》为论述的依据和起点,对此本无疑义.但细论起来,这三个问题却都指向了《隐秀》文本的超越性阐释这一核心问题.对于真伪的问题,我们应超越那些客观牵连,而关注那些超越性的本然体验.在此,补文所体现的易学思想,确实与“残文”乃至全书一致;《周易》那种超越性的思维范式才是“象外之隐”的本源,中国意境美学的发轫,实与《周易》息息相关.
文心雕龙、隐秀、象外之隐、周易
B221(先秦哲学(~前220年))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接受美学‘中国化’问题研究——以中国古代‘象思维’为参照系”12YJCZH033
2014-04-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