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
1962年,《上海文学》编辑罗洪女士向时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丰子恺约稿.丰子恺和罗洪及其先生在抗战时期的桂林就相识,他爽快地答应了.过了两周,丰子恺创作了散文《阿咪》,交给了罗洪.不久,《阿咪》在《上海文学》1962年8月号上刊登了.
《阿咪》写的是丰子恺家里养的一只猫.它的父亲是中国猫,母亲是外国猫,名字叫“猫伯伯”.丰子恺家乡在浙江,当地称鬼为“鬼伯伯”,称贼为“贼伯伯”,称猫为“猫伯伯”,由此,丰子恺一家就把这只猫称为“猫伯伯”.这是家乡俚语.丰子恺为文说话,喜欢运用家乡俚语.文章极写猫的可爱以及给人们带来的欢乐.文章的关节点是最后写“猫伯伯”在一次会客时,居然爬到贵客的背脊,端坐在他的后颈上,“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内容大致如此.
丰子恺
I206.6;J218.2;J01
2020-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6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