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可持续卓越:戴明奖获奖企业战略评析(中)
聚焦问题
研究空白
尽管质量和卓越运营奖励计划已经成为流行,但许多措施都是由市场力量驱动的,执行(评估)框架的确立缺乏科学依据.普遍存在的需求是:从获奖企业的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参照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MBNQA)和欧洲质量奖(EQA)框架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自我评估,进而确定关键要素(麦克唐纳等人,2001);组织选择与自身相关联的质量维度(威廉姆斯等人,2006);运用其他方法对欧洲模式进行补充,比如4P(达尔高-帕克,2008),这种情况下,“组织的关系被理解为微观宏观和主观客观方面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组织卓越的“4P定义”假定组织卓越是人类建立质量的结果、合伙、工作流程,以及产品或服务产品(达尔高和达尔高-帕克,2006).了解“建设质量到人”的含义就是要了解“人的本性、人的需求和人的心理”;达尔高和达尔高-帕克(2006)认为,做到这一点需要“深刻理解人类学和心理学知识”;并进一步指出:质量人才的锻造不同于通常的技能培养;信任、尊重、仁慈、诚信、忠诚、正义和诚实这些被公认为核心价值观(CV)的要素,如果在质量战略中缺失,企业将很难发挥核心竞争力(CC)的作用.根据他们的观点,核心价值包括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能力以及满足心理需求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情感能力和智力能力两个主要领域.
企业战略、可持续、战略评析、戴明奖
F2;F425.11;D922.291
2017-08-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