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时代的自恋演出--从"芙蓉姐姐"现象看消费社会的心理特征
@@ 这个夏天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百度搜索"芙蓉姐姐",迅速找到相关网页1350,000篇.毫无疑义,"芙蓉姐姐"成为目前网络红人,成为"文化事件"和"文化热点".大家都把她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她的超级自恋.几乎每一个得知"芙蓉事件"的人第一反应是惊讶地张大嘴巴,然后爆笑出声--因为她那粗糙的外表和身段、土气的花衣服、夸张的舞蹈和她那自恋表白构成了喜剧的效果.然而我们必须追问:芙蓉姐姐的自恋为何能够得到成功?为何她的自恋最先为北大和清华的bbs追捧,后来又为其他名校的bbs和天涯社区、博客中国之类的bbs追捧,然后媒体也加入拼命制造这个不完美的偶像,制造网络狂欢?她的走红让许多人觉得莫名其妙,可从中是不是可以看出潜伏在人性中的心理机制?芙蓉姐姐不过是消费社会时起彼伏的符号景观,但在这个看似偶然的文化事件背后是否可以看出现代社会和文化的某些特征?
消费社会、心理特征
C913(社会学)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