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2-9382.2014.05.014

生态翻译学的“异”和“新”--不同翻译研究途径的比较研究并兼答相关疑问

引用
作为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研究方兴未艾,已呈散发之势。然而,其间也不断有人提出这样一些疑问:生态翻译学与现有的其他翻译研究途径相比有哪些不同?生态翻译学向译界提供了哪些“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换句话说,生态翻译学与现有翻译研究途径相比“异”在何处?“新”在哪里?本文拟针对该议题进行探讨和辨析。比较研究表明,生态翻译学在立论视角、哲学理据、关注焦点、研究方法、配套术语、话语体系、翻译伦理等方面与其他翻译研究途径均有不同。文章认为,上述诸项之“异”也可谓生态翻译学“新”之所在。

生态翻译学、生态翻译范式、比较研究

H059(写作学与修辞学)

澳门理工学院科研项目“翻译学流派研究:‘生态翻译学学派’透视”N0. RP/ESLT-06/2009课题的资助,并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翻译学:译学的生态视角研究”N0.08B Y Y007的一部分。本文系根据第二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2011-11-11/13,中国上海的大会主题发言修改而成。

2014-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04-111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外语

1672-9382

11-5280/H

2014,(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