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9382.2014.05.014
生态翻译学的“异”和“新”--不同翻译研究途径的比较研究并兼答相关疑问
作为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研究方兴未艾,已呈散发之势。然而,其间也不断有人提出这样一些疑问:生态翻译学与现有的其他翻译研究途径相比有哪些不同?生态翻译学向译界提供了哪些“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换句话说,生态翻译学与现有翻译研究途径相比“异”在何处?“新”在哪里?本文拟针对该议题进行探讨和辨析。比较研究表明,生态翻译学在立论视角、哲学理据、关注焦点、研究方法、配套术语、话语体系、翻译伦理等方面与其他翻译研究途径均有不同。文章认为,上述诸项之“异”也可谓生态翻译学“新”之所在。
生态翻译学、生态翻译范式、比较研究
H059(写作学与修辞学)
澳门理工学院科研项目“翻译学流派研究:‘生态翻译学学派’透视”N0. RP/ESLT-06/2009课题的资助,并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翻译学:译学的生态视角研究”N0.08B Y Y007的一部分。本文系根据第二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2011-11-11/13,中国上海的大会主题发言修改而成。
2014-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