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6604.2019.12.001
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肠系膜上动脉灌注改变分析
目的 探讨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灌注改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0月257例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资料,其中SMA受累143例.收集术前和术后主动脉CTA影像资料,基于分支血管缺血细化分型,分析术前和术后SMA血流灌注改变情况.结果 143例SMA受累夹层均顺利植入主动脉覆膜支架,且未同期处理SMA.SMA灌注受损缺血占10.5%(15/143),其中动力型灌注受损7例,静力型灌注受损8例.术前CTA提示侧支循环通路形成10例,包括腹腔干-SMA通路3例,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SMA通路7例.腔内修复术后,13例1周内腹部不适症状消失,2例间断饱腹后腹胀,无需进一步手术.术后复查CTA显示,除2例SMA灌注类型维持不变且侧支循环通路仍开放外,余13例SMA灌注类型均改善,且8例侧支循环通路未再显示.术前CTA显示SMA灌注好的128例中,除4例由Ⅰ-a型转为正常型即假腔完全血栓化吸收外,余124例维持术前灌注类型不变.结论 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SMA缺血多数属动力型,缺血灌注受损型比例较低,腔内修复术不仅能隔绝原发破口防止夹层破裂,同时能有效改善缺血的SMA灌注情况.
肠系膜上动脉、侧支循环通路、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
19
R73;R6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308005
2019-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057-1061,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