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6604.2019.08.017
皮质骨通道螺钉在腰椎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伴有骨质疏松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逐年增加. 椎弓根螺钉( pedicle screw,PS)固定系统优良的生物力学特性,利于维持脊柱正常序列、重建序列的稳定及促进融合,是脊柱疾病手术治疗的首选固定方式[1]. 骨质疏松患者骨质大量丢失,导致PS固定稳定性下降,且置钉过程难以避免损伤神经血管,影响手术效果[2]. 因此,如何确保骨质疏松患者椎弓根钉内固定的强度已成为脊柱外科领域的一项挑战. 为解决上述临床问题,2009年Santoni等[3]提出皮质骨通道 (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CBT)方案(可增加约30%的把持力) ,并应用于腰椎椎弓根置钉. CBT 螺钉一度成为研究热点. 与 PS 不同, CBT 螺钉由内向外倾斜置钉,最大程度接触皮质骨,具有把持力强、创伤小、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及术后感染率低等优点[4] ,具有广阔的临床价值及应用前景. 本文就CBT螺钉在腰椎疾病中的应用进行文献总结.
19
湖南省卫健委科研课题项目c20190940;吉首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课题JGY201855
2019-08-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3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