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堂建筑扎根中国文化土壤
中国教会领袖在50年代发起“三自”运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摆脱洋教形象,使中国基督教能够与中国文化相适应、适合中国人需要,而不是“在中国的基督教”.当年利玛窦的努力以及19世纪末开始的“本色化运动”都是这种文化努力.现存的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基督教堂基本都是20世纪初的建筑,这既是“本色化运动”的成果,也是一些有远见的传教士对于基督教在中国需要结合中国文化的认识结果.
2015-04-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6-17
2015-04-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6-1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