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再概念化认知操作:以中国古诗英译为例
翻译转换反映原文与译文在语言形式上的非对应性,其背后有何认知机制?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意义理解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化过程.翻译涉及原文理解的概念化、译者的再概念化操作和译文理解的概念化,其中的核心是译者的再概念化认知操作.以中国古诗英译为例,译者通过识解操作、隐喻操作、转喻操作、范畴化操作等进行概念重构,在源语言文化和目标语言文化之间建立概念对接,促进目标读者的理解.认知操作是译者翻译策略选择和翻译转换的内在认知机制,其外在表现为译文与原文语言形式的偏离.对译者认知操作的分析既可揭示翻译转换背后的深层认知机制,也有助于让译者的主体性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再概念化、中国古诗、认知操作、翻译转换
44
H059(写作学与修辞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7BYY048
2023-0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5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