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非虚构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以”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文学奖”作品译介为例
”非虚构文学”是泊自美国的文学概念, 是传统的虚构小说和新闻报道两个领域不约而同的变革而形成的新文学潮流.纵观1960-2015年中国对美国”两奖”非虚构文学作品的译介史, 不同时期因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因素, 呈现不同的译介特征.现实主义的文学诗学、文学翻译的译介传统和特定时代造成的文学”真空”三大因素, 促成了现今对美国非虚构文学译介的繁荣局面.但翻译实践繁荣的背后, 是翻译理论研究的缺场, 导致美国非虚构文学译介中的种种问题.为了给非虚构文学译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补充, 推动中国本土非虚构文学的创作发展, 需要加强当前美国非虚构文学译介的理论研究.
非虚构文学、纪实文学、译介研究
39
H059(写作学与修辞学)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西部项目”新世纪 2000-2015 中国对美国非虚构文学的翻译与传播研究” 17XJC740011 阶段成果;2017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KYCX17_1866 阶段成果;2017年度重庆市2017年重庆市社科规划外语专项项目 2017WYZX07 阶段成果;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成果
2018-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