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3-1782.2014.24.027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别字”

引用
关于智永《真草千字文》的版本,流传至今的主要有两种,即唐代流传日本的墨迹本和北宋大观三年(1109)薛嗣昌刻本(即《关中石刻本》)。叶喆民先生认为,两种版本“虽然摹、刻方法有所不同”,但从均为“102行,每行10字”的行款形式,文中“律召调阳”以及均不避唐讳诸方面来看,书法颇为相似、如出一辙,从而是目前最为可靠的版本。墨迹本唐代传入日本,确定为唐代之前所书无疑。但关于墨迹本的真伪,历来却是众说纷纭,叶喆民定为唐摹本,徐邦达认为真迹还是唐摹本“难以断定”,但的确又是“最古可信的千字文写本”。智永《真草千字文》的两种版本历来影响甚巨,是奠定智永书法地位的最为重要的依据。而智永作为王羲之的七世孙,历来被允为上承右军下启隋唐的宗匠。郑杓所著《衍极》中元人刘有定的注则称智永受法于萧子云,而后广彰“永字八法”的旨趣,以至于初唐欧、虞、褚,盛唐颜真卿,晚唐柳公权及草书大师张旭、怀素等无不得益于智永传授的“永字八法”。其实,智永作为承上启下的宗匠不仅表现在笔法的传承上。《千字文》本为周兴嗣集王书而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则指出智永千字文为“临右军书”,苏东坡则评智永“欲存王氏典型,以为百家法祖”。那么,墨迹本千字文在字法上自然是更接近王羲之和六朝的。

千字文、永字八法、墨迹、王羲之、书法地位、流传日本、摹本、刻本、颜真卿、萧子云、苏东坡、柳公权、真迹、元人、写本、晚唐、盛唐、家法、关中、方法

J29;G25

2015-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40-14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书法

1003-1782

11-1136/J

2014,(2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