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3-1146.2013.06.017

从汶川、玉树到雅安,记者及拍摄思路在怎样变?

引用
潘松刚(中国人口报社摄影记者):震后5年持续关注汶川家庭时间定格在”5· 12”,但感悟会永远延续于我们的生命之中.在汶川地震后5年内,我去四川20多次,跟踪采访70多位汶川地震子女伤亡家庭再生育妇女,为她们建立影像档案,在我的视野里,有哀伤,有感动,更有不屈.地震现场,我选择做单纯的救灾报道汶川地震第二天,我赶到震区,目睹丧子父母的哀伤与绝望,作为一名《中国人口报》的摄影记者,我当时想用影像记录他们,但摁了几下快门,泪水便模糊了双眼,再不忍心用镜头去刺激、伤害他们.于是我放弃了拍他们的想法,开始拍摄单纯的救灾报道.

汶川、玉树、雅安、拍摄、摄影记者、地震现场、中国、影像记录、影像档案、生育妇女、人口、救灾、家庭、地震后、子女、震区、选择、四川、视野、生命

K87;S12

2013-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9-41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记者

1003-1146

11-1275/G2

2013,(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