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1146.2012.03.038
汽车记者的国内视角与国际视野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说,一辆汽车可用来解释经济学的几乎全部内容.但在中国,一辆汽车的意义则远远超出了经济学范畴,常常会成为政治与市场、开放与管制、“姓社姓资”与“姓中姓外”、民族情感诉求与实际需求、中外合作与冲突、对汽车的梦想与无知、道德与法律、舆论自由与自律等多种矛盾的焦点.正因为如此,围绕汽车的说法才会丰富多彩且引人入胜,其中包括一些似是而非却流传很广的阴谋论,涉及知识产权、合资模式、市场换技术、价格、零部件国产化、碰撞安全测试等诸多问题.这些阴谋论虽经不起推敲,却常常能在媒体上引起共鸣,不少汽车记者对此深信不疑,类似说法可以不加思考地脱口而出,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分析问题时没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视角”和“国际视野”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汽车、记者、内视角、诺贝尔经济学奖、零部件国产化、斯蒂格利茨、市场换技术、矛盾的焦点、理解和把握、开放与管制、经济学范畴、道德与法律、中外合作、中国、知识产权、舆论自由、姓社姓资、问题、实际需求、情感诉求
I20;I10
2012-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