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1146.2011.06.017
“感动”的表现力与新闻感染力
新读新华社获2009年中国新闻奖作品《走向希望的春天》,作者在表现民族精神中,再现的一个个感人场景和人物无不令人再次感动.张建均、母贤碧一对落难人,历难重组的婚礼;90岁年画老人陈兴才,继续描绘”家乡坚强”的坚强;胡义富老人与大红马的情结和依然上山”刨点生活”的生活意志;茶商谷米蓝为灾区掏尽了腰包,掏出全部真情的纯粹.作者以跃动的情笔,唱出一拍拍心灵的音符,绘出一幅幅灾后重生的画面,还原了一缕缕新春的气息,进而生动地呈现了灾民坚强的心灵底色和民族精神.
表现力、新闻奖、民族精神、生活、老人、新华社、作品、重组、中国、灾区、灾民、音符、意志、腰包、人物、情结、气息、年画、家乡、婚礼
G21;G20
2012-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