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77/cma.j.issn.2095-123X.2016.01.00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及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技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分度价值及其与临床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6例临床上诊断为HIE的足月新生儿作为HIE组,14例无窒息病史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足月新生儿作为正常组,HIE组及正常组均进行常规MRI(T1WI、T2WI、T2-FLAIR、DWI)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扫描,两组均进行DTI、ASL扫描.经Siemens工作站软件处理后,观察DTI图像及ASL灌注图像,对HIE组及对照组的感兴趣区(双侧基底节、丘脑、额叶、顶叶)进行各参数测定,运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HIE组各感兴趣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相对各向异性(RA)值较对照组均降低,容积比(VR)及基底节区相对脑血流量(rCBF)值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白质区rC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IE严重程度的增加,各感兴趣区的FA值不同程度减低,基底节及丘脑的rCBF不同程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卡方检验,基底节FA值、基底节及丘脑rCBF的HIE发现率及严重程度分级与临床一致(x2值分别为22.71、25.28,P<0.001).结论 DTI及ASL技术对HIE的诊断及判断其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且其分度与临床分度一致.
缺氧缺血、脑、磁共振波谱学、磁共振成像、弥散、婴儿、新生、动脉自旋标记
6
R74;R44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WSB04016
2016-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