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77/cma.j.issn.2095-123X.2014.06.005
继发与不继发糖尿病的肢端肥大症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继发与不继发糖尿病的肢端肥大症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肢端肥大症垂体腺瘤继发糖尿病的可能病理免疫学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单鼻孔直达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84例肢端肥大症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术前基础血生长激素( GH)水平,使用多田公式( xyz/2)计算MRI上肿瘤体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肿瘤内分泌激素的表达,采用χ2或t检验比较继发与不继发糖尿病的肢端肥大症垂体腺瘤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瘤体大小、基础血GH水平以及肿瘤激素免疫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0例(24%)肢端肥大症垂体腺瘤患者继发糖尿病。继发和不继发糖尿病的肢端肥大症垂体腺瘤患者男女均可发病(χ2=1.944, P =0.163),发病年龄多集中在41~50岁( P=0.652),MRI显示瘤体大小均有微腺瘤、大腺瘤、巨大腺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1.000);发病时间分别集中在1~5年(55%)、6~10年(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术前基础血GH水平分别为(42.83±8.70)ng/ml、(38.91±36.4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3,P=0.031)。继发糖尿病的肢端肥大症垂体腺瘤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免疫反应平均光密度值(0.545±0.023)明显高于不继发糖尿病者(0.408±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6,P=0.001);TSH免疫反应阳性率(70%)亦明显高于不继发糖尿病的肢端肥大症患者(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71, P=0.000)。结论继发与不继发糖尿病的肢端肥大症垂体腺瘤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瘤体大小方面无明显差别,但二者在发病时间、术前基础血GH水平及肿瘤病理免疫反应方面存在明显差别,肿瘤细胞分泌的TSH可能参与了肢端肥大症垂体腺瘤继发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肢端肥大症、糖尿病、促甲状腺素、分泌生长激素的垂体腺瘤、发病机制
R59;R46
2014-12-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