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4.04.028

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在我国艾滋病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引用
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1”,截至2011年底,我国HIV/AIDS估计人数已达78万”2”,艾滋病流行甚至改变了某些地区的人口学特征”3”.观察性研究及干预性研究已部分验证了预防干预措施的有效性”4”,但这类研究存在着费用昂贵、实施困难等问题.因此,采用传统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评价不同强度、不同干预措施对HIV/AIDS流行趋势的影响存在一定局限性.相比之下,传染病动力学模型能够通过理论模型构建、拟合HIV在人群中的流行动态或在个体内的传染过程,可以弥补实际调查的不足,进行流行预测,评价干预效果等.根据模型构建时考虑HIV在人群间传播还是在个体内传染,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分为:病原体在人群间的传播(人群动力学模型)及病原体、其侵入机体后激活的细胞及因子在个体内的动态变化(感染动力学模型).本文拟分析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在我国艾滋病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

艾滋病、动力学模型

35

grants from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for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s of China No.2012ZX10001001.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1001

2014-05-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66-47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0254-6450

11-2338/R

35

2014,35(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