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j.issn:0254-6450.2004.09.008

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问题与对策

引用
@@ 传统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暴露下,不同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存在差异.研究表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在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个体对环境危险因素的易感性与耐受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基因多态性相关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将促进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环境-基因交互作用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影响.有关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近年来在我国也已逐步展开并渐深入,虽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无法与国外相比,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即中国人群不同的环境暴露特点和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种族的遗传背景特征.本文主要讨论和分析目前基因多态性在疾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希望能对将来的研究有所裨益.

基因多态性、疾病易感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环境暴露、发生发展、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交互作用、环境危险因素、特色和优势、中华民族、中国人群、不同个体、感性存在、分子水平、背景特征、耐受性、种族、质量、遗传

25

R18(流行病学与防疫)

2004-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66-768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0254-6450

11-2338/R

25

2004,25(9)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