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j.issn:0254-6450.2002.01.012

肉联厂从业人员感染弓形虫的行为危险模式研究

引用
目的揭示肉联厂从业人员感染弓形虫的行为危险模式.方法在杭州市肉联厂采集从业人员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IgG和IgM抗体;行为测量采用基于行为推理理论的问卷调查.以行为推理理论假设感染的行为危险模式.结构由一个测量行为变量关系的模型和一个反映行为变量彼此间关系的行为变量模型构成.用因子分析结合通径分析的方法对这一结构中的各参数进行估计.结果共完成302人的调查,回收率95.87%.弓形虫感染率19.20%,近期感染指标循环抗原阳性率15.89%,IgM抗体阳性率2.32%,既往感染指标IgG抗体阳性率5.63%,循环抗原与IgG、IgM抗体同时阳性的占1.32%,循环抗原与IgG抗体同时阳性的占2.65%,循环抗原与IgM抗体同时阳性的占1.99%.弓形虫感染与难产及接触生猪、体液、内脏有关,与流产无关.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除了行为态度和行为后果评价外,其他行为的内在可信度较好(克劳巴赫系数大于0.7),这些测量项目能很好地解释行为变量.通径分析显示,两个结构均显著独立贡献于防护行为,防护行为与弓形虫感染的发生有关;行为因素与其他因素对弓形虫感染发生的贡献率约各占50.00%.行为信念在预测防护行为方面比主观规范更加重要.结论用行为推理理论基本上能够解释行为因素在弓形虫感染中的作用,这一病因模式对疾病的预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弓形虫、行为、危险因素

23

R18(流行病学与防疫)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3-4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0254-6450

11-2338/R

23

2002,23(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