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0126.2014.09.034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相关的遗传学机制研究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 )患者中,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为基础的抗血小板治疗,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并且能显著降低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1]。然而,随着抗血小板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发现患者对该药物临床反应性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性。5%~40%的患者对阿司匹林治疗无反应,4%~30%的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不能达到理想的抗血小板作用。而且,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常常合并氯吡格雷抵抗。因此,在处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T IA患者时,血栓栓塞事件危险性会增加。阿司匹林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的概念基本雷同,并再分为临床抗血小板药物抵抗和生化抗血小板药物抵抗。临床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是指服用治疗剂量抗血小板药物后,患者仍然发生临床事件;生化抗血小板药物是指服用治疗剂量抗血小板后,血小板功能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无明显变化。多数学者采用以下方法确定阿司匹林抵抗:二磷酸腺苷(ADP )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75%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20%作为阿司匹林抵抗的标准,符合之一为阿司匹林半敏感。氯吡格雷抵抗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比浊法,即用5μmol/L的ADP作为激动剂,以百分比计算血小板聚集,计算基线值与使用氯吡格雷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的差值,若≤10%,则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阿司匹林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当前已知的遗传性和非遗传性因素2大类。我们就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吸收与代谢相关遗传学机制作如下综述。
阿司匹林、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遗传学、花生四烯酸、多态性、单核苷酸、基因型
R54;R5
2014-09-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00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