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0126.2012.06.03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栓形成和再狭窄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每年有4%~8%的患者可能再次出现心绞痛等心肌缺血症状,血栓形成和再狭窄是其主要原因之一.CABG同时损伤冠状动脉和旁路血管,血流动力学发生紊乱,表现为血管舒张或血管收缩减弱,引起内皮细胞缺乏和吻合口局部血栓形成,同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使局部内膜增厚,这是形成旁路血管内膜迁移和增生以及导致粥样硬化的基础.再狭窄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破坏了在维持血管正常结构与生物学功能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诱发血管痉挛、炎症和血栓形成,内皮细胞覆盖程度与脱落细胞面积,直接关系到内膜增生及血运重建术后近、远期通畅率.因此,急性血栓形成、新生内膜增生和动脉粥样硬化,损害了冠状动脉和外周静脉旁路移植物的长期通畅性.此外,在导致移植物变性以至最终移植失败过程中,通过黏附分子对白细胞-内皮的相互调节;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与活性中,一氧化氮继发信号的改变;随着促炎症作用的环氧化酶2活性增强,环氧化酶功能的变化;蛋白激酶C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的改变;表达血管渗透性和脆性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增加,均起到了重要作用[1].我们对近年来此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现状进行综述.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血栓形成、冠状动脉再狭窄、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14
R65;R73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科研基金TD-2008-09
2012-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660-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