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8705.2012.01.008
系统性硬化症的诊治现状
目的 在2008年北京风湿病年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了解目前我国风湿科临床医生对系统性硬化症(SSc)的诊治现状,进一步规范国内临床诊治及为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思路和方向.方法 2008年北京风湿病年会期间以问卷形式对参会医师进行调查.内容涉及医师的工作经验,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对预后的判断.同时比较有经验的医师(诊治例数>10例/年)以及少经验的医师(诊治例数≤10例/年)诊治选择的差异.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50份,大多数为风湿科专科医师(78.4%).少经验的医师共126名,有经验医师122名.大多数医师(84.3%)知晓甲褶微循环,认为甲褶微循环能够反映SSc患者周围循环(82%)及对患者的诊治和预后评估有帮助(81.2%),但只有19.5%的医师所在医院能够进行该项检查.有经验的医师对甲褶微循环的认识以及实际应用的比例显著高于少经验的医师.对于单纯皮肤受累的SSc患者,有经验的医师更倾向于选择青霉胺(58.8%).绝大多数医师认为对于出现肺间质病变(80.5%)以及肺动脉高压(69.5%)的SSc患者需同时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只有32.2%的医师诊治过肾危象的患者;51.4%的医师认为肾危象时应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而少经验的医师中只有36.7%选择应用ACEI类药物,显著少于有经验的医师(63.3%).对雷诺现象的治疗,钙离子拮抗剂类、内皮素受体抑制剂以及前列腺素的选择方面,有经验的医师(84.2%、45.0%、60.8%)明显高于少经验的医师(72.9%、33.1%、44.9%),其中对钙通道阻滞剂(CCB)类药物及前列腺素的选择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SSc对风湿科医师而言仍为非常见疾病.虽然作为已开展很久的检查方法,甲褶微循环并未在风湿科临床医师中得到广泛的认识和应用.尽管医师对单纯皮肤受累的治疗选择不一,但对合并肺间质病变和/或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倾向于积极的联合治疗.中国的系统性硬化症诊治与国外经验尚不一致,需要更多的循征医学数据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系统性硬化症、甲褶电子毛细血管镜、调查
6
R593.2(全身性疾病)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硬皮病试验研究组;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重点支持项目2009-2003;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项目08010270105;北京协和医院青年科研基金I604900
2012-05-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