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1.05.004
肺结核患者肺部空洞形成与免疫及营养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评估肺结核患者肺部空洞形成与免疫及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168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空洞型肺结核组(
n=69)与非空洞型肺结核组(
n=99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免疫及营养状态进行分析,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预后营养指数(PNI)、体质指数、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血清白蛋白水平等与肺结核空洞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肺结核患者出现肺部空洞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法对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
结果:空洞型肺结核组的NLR、PLR、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高于非空洞型肺结核组(
P值均<0.01),而PNI、淋巴细胞计数、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4
+/CD8
+T淋巴细胞比值、血清白蛋白水平均低于非空洞型肺结核组(
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病程、CD4
+T淋巴细胞比例、血清白蛋白水平是肺结核患者出现肺部空洞的独立影响因素(
P值均<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疾病病程的AUC值为0.572,对于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价值不大(
P>0.05)。血清白蛋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67%和78.79%,AUC值为0.773(95%
CI 0.702~0.834)。CD4
+T淋巴细胞比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57%和83.84%,AUC值为0.832(95%
CI 0.767~0.885),但两者的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270,
P>0.05)。CD4
+T淋巴细胞比例与血清白蛋白两个指标联合诊断的AUC值较高,为0.887(95%
CI 0.829~0.930),敏感度为82.61%,特异度为76.77%,与单一指标相比,AU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营养不良和免疫低下可能与肺结核患者肺部空洞的形成存在关联,血清白蛋白水平低、CD4
+T淋巴细胞比例低是肺结核患者肺部空洞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两者指标对空洞型肺结核具有一定预测诊断价值。
结核,肺、肺空洞、免疫、营养
14
湖州市科技局公益性应用研究项目2017GYB30;Huzhou Municip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Application Research Project for Public Benefit2017GYB30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58-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