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1.03.007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424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性、治疗和转归,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永嘉县人民医院和永嘉县中医院确诊住院的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症状、体征、住院时间、住院次数、实验室检查指标、病原学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治疗与转归等。结果:纳入的424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平均年龄(62±13)岁,平均糖尿病病程(7±6) y,平均血糖水平(8±6) 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9±3)%。57例患者合并败血症,28例合并感染性休克。360例(84.9%)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最常见为高血压病(32.1%)。80.2%(340/424)的患者有发热,以中到高热为主(73.2%,249/340),肝区叩痛仅占34.9%(148/424)。92.8%(334/360)的患者C-反应蛋白(CRP)升高,94.5%(290/307)降钙素原(PCT)升高。81.4%(96/118)的患者为单一细菌感染,18.6%(22/118)为复合细菌感染。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77.6%),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保持100%敏感。脓肿大小10 mm×10 mm~108 mm×98 mm,小(< 30 mm×30 mm)、中(≥30 mm×30 mm~<70 mm×70 mm)和大(≥70 mm×70 mm)肝脓肿患者平均血糖水平和住院时间分别为:(8±4)、(11±5)和(15±6) mmol/L,(8±4)、(11±6)和(20±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424例患者住院期间全部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其中372例(87.7%)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52例(12.3%)血糖控制未达标。经降糖、抗感染和/或引流排脓治疗后,总治愈率为63.2%(268/424),好转率31.8%(135/424),有效率达95.0%(403/424);15例(3.5%)未治愈,6例(1.4%)因感染性休克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68例治愈患者中有232例(86.6%)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15例未治愈患者中有3例(20.0%)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0.090,
P<0.05)。
结论: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肝脏影像学结合CRP、PCT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肺炎克雷伯菌是主要致病菌,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预后较好。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利于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恢复。
肝脓肿,细菌性、糖尿病、临床特征
14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