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6.06.010

义乌市输入性基孔肯雅热一例及文献复习

引用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基孔肯雅热病毒(CHIKV)引起的急性虫媒性传染病。基孔肯雅病毒最初分离于1952至1953年非洲坦桑尼亚南部地区马孔德高原疫情暴发中的患者[1]。该病主要流行于非洲、东南亚和印度地区,并不断扩散到美洲、东亚等全球100多个国家,造成全球范围内每年约100万人感染[2]。1987年施华芳、张海林等从我国云南首次发现基孔肯雅热病毒[3],2008年3月起,我国多个市区先后出现了基孔肯雅热输入性散发病例。随着我国与非洲、印度等国际贸易的不断加大,给经济带来繁荣昌盛的同时各种传染病输入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及时发现并快速诊断,做好各种防控措施是避免输入性传染病在我国暴发流行的关键。

虫媒病毒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关节痛

9

R51;R75

2017-0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25-52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1674-2397

11-5673/R

9

2016,9(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