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5.04.021

皮下组织新型隐球菌感染一例

引用
患者男,81岁,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15年前行肾移植手术,术后服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 FK506)。患者在我院就诊前4个月用力后左下肢出现疼痛,程度较剧,伴皮肤发红,双下肢肿胀,遂反复多次至我院血管外科、骨伤科门诊就诊,予“草木犀流浸液片(消脱止-M)”等对症治疗后,疼痛无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4年6月1日入住我院创伤外科。查体:体温36.8℃,脉博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4/70 mmHg (1 mmHg =0.133 kPa )。皮肤、黏膜无黄染,两肺呼吸音清,心律齐,腹软,无压痛。左小腿中下段及足部肿胀明显,左小腿外侧可见约6 cm ×8 cm囊性包块,针刺引流出少许黄色脓性物质。 B超提示:慢性肌炎伴脓肿形成,肉芽肿待除外。取患者小腿脓腔内脓液做细菌涂片。革兰染色(图1A)、瑞氏染色(图1B)、苏木精-伊红染色(图1C)都可见明显的真菌样孢子。为进一步确定病原体,进行墨汁染色(图1D),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荚膜。病原体鉴定及药敏结果:样本接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和沙保弱琼脂平板,48 h未见明显生长,72 h两种培养皿中均可见约0.5 mm大小的菌落,6 d后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上可见2 mm大小的白色黏稠菌落(图2A),数量很少,在沙保弱琼脂平板上可见4 mm大小的白色、奶油状菌落(图2B)。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 2 Compact 及配套的酵母菌鉴定卡鉴定结果提示99%的概率为新型隐球菌。酵母样真菌药敏试剂盒的药敏结果:5-氟胞嘧啶≤4 mg/L,两性霉素≤0.5 mg/L,氟康唑≤1 mg/L,伊曲康唑≤0.125 mg/L,伏立康唑≤0.06 mg/L。取患者血液检测隐球菌荚膜抗原,结果为1∶1024,阳性。

隐球菌病、皮下组织、隐球菌、新型、氟康唑

R44;R75

2015-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63-36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1674-2397

11-5673/R

2015,(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