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5.04.005
产 KPC 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及传播途径初探
目的:了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初步探讨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传播途径。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从上海新华医院临床样本中分离到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 2 Compact系统联合纸片扩散法( Kirby-Bauer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改良Hodge试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进行耐药表型筛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及测序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KPC基因,并对产KPC酶的菌株进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 ERIC)-PCR分型及临床资料汇总分析。结果共收集到77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71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其中69株携带KPC基因,经测序确定为KPC-2基因。 ERIC-PCR结果提示69株产KPC-2酶菌株均为同一克隆株。12个科室首例分离到产KPC-2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中,有7例在本院有转科记录,其中4例都曾在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接受过治疗。结论上海新华医院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以产KPC-2酶为主,这些菌株可能通过转科患者在院内形成广泛的水平播散。
克雷伯菌、肺炎、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交叉感染、传播途径
R96;R91
2015-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06-310